清明扫墓看到的碑文 不是真正的“墓志铭”
考古专家:中国传统墓志铭 是一篇文辞简约的散文
又到清明节,人们到墓园祭扫,常会注目形态各异的墓碑文字,人们习惯于称之为墓志铭。墓志铭源起于何时?它是如何发展演变的?墓志铭与碑文的区别是什么?记者日前采访了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教授王然、湖北省博物馆陈列部主任曾攀,为公众释疑解惑。
王然介绍,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一些身份低微者的墓里会放一块砖,砖上刻三五个字,一般是墓主的姓名、籍贯。东汉时,已出现墓志铭的雏形。东汉末年,由于曹操反对厚葬,禁止立碑,于是魏晋时期人们开始把墓碑埋入地下,置于墓道或墓室里。到南北朝时期,埋入地下的墓志铭已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文体。墓志铭“志”的部分,一般叙述死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铭”的部分,则用韵文对死者的一生作出评价,赞颂死者事迹功业,表达悼念和安慰。
王然说,墓志铭的繁盛期在南北朝到隋唐,由于这一时期的史料有限,出土的墓志铭对于古史研究有较大助益。辽、金、西夏的墓志铭,许多使用契丹文,史料价值大。元代墓志铭放置方式则出现变化,一度时兴镶在墓墙或墓室门上。
墓志铭和碑文有什么区别?曾攀说,严格来说两者没有本质区别,都是刻于石上,记载逝者信息,只不过一个立在地上,一个放在地下。但墓碑文字简略,不会对死者生平事迹展开,而墓志铭一般都是一篇文辞简约的散文,有较强的文学性和史料价值。
还有一点区别是,置于墓室的墓志铭一定不是给在世的人和死者后人看的,而很可能是逝者到“另一个世界”的“介绍信”和“身份证”。立于地上的墓碑碑文,无疑是要给世人看的逝者的功德以及子孙后代人丁兴旺等。
到晚清、民国,受西方影响,人们不再在墓室埋入墓志铭。曾攀建议今天人们写墓志铭或者碑文,应该尽量用个性化的语言写得简洁优美;对逝者的评价应该实事求是,少用夸大、溢美之词;要有文化内涵,对接现代文明,少掺杂世俗功利价值取向在里面。(记者万建辉)
大视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