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 > 正文

震惊,河南也出了个“塞罕坝”

文章来源:中华通讯社
作者:许贵元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5-28 02:26:24
在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的最美四月天,一则来自新华社4月27日的报道令人十分惊喜,感慨万分……
河南省民权县林场经过三代造林人68年的生态坚守,硬是在盐碱遍地、草木难生的黄河故道上筑起了一座“绿色长城”。
民权林场是1950年成立的,从那时起就开启了防风固沙增绿的漫长征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接力造林,到2015年底,由国家林业局批准,面积达2877公顷的“河南民权黄河故道国家生态公园”正式设立。目前,民权林场经营面积达6.9万亩,林木蓄积总量18.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9.7%,被国内外林学专家誉为黄河故道上的“绿色长城”。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已在林场内形成,各类植物达100多种;陆生动物有180多种,其中重点保护动物16种。据河南省林科院一位研究员估算,民权林场生态服务价值每年可达6.96亿元。民权林场释放出的巨大生态效应,如同一股强大的“绿流”,卷起了河南省乃至全国向生态文明奋勇进军的滚滚波浪。
国人都知道,位于河北省北部的塞罕坝,曾经是风沙滚滚的茫茫荒原。三代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经过55年的艰苦奋斗,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硬是把一个“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奇迹般地打造成了一片郁郁葱葱的茫茫林海和令人向往的“绿色世界”,成为引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去年8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的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并强调,全党全社会都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现在的河南省民权县林场坚守生态、接力造林的创业历程与河北的塞罕坝林场一样,都是国内涌现出的“生动范例”,堪称全国各地学习的一面旗帜。
当今,倡导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已成为引领新时代发展的风向标,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经济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途径,完全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热切期盼。
但令人遗憾和不可忽视的是,多年来,有相当一部分地区,由于受“经济要发展、污染难避免”、“经济发展是首要、生态建设为次要”、“注重经济发展、忽视生态建设”、“生态建设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得不偿失”等错误思想的“污染”和“干扰”,导致生态建设相对滞后、发展不协调 、不平衡、生态欠账较多的被动状况,尤其是在生态建设中,“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更为突出。有些地方为了追求短期经济的快速发展,甚至不惜牺牲和破坏宝贵的生态自然资源,乱砍滥伐林木、随意破坏山体植被和草原资源,兴办“黑色工厂”;非法占用湿地搞旅游产业开发;退耕还林“退而不还”,肆意改变林地性质和用途等现象时有发生,个别地方甚至屡见不鲜、屡禁不止。上述种种现象,与地方领导的执政理念“有病”、政绩观“扭曲”、生态文明意识“弱化”、法治观念“淡薄”、责任担当意识“缺失”、为民造福流于“口号”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功利主义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逆历史潮流而动的现象,如今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党中央历来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发展”与“生态”并重,努力使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实现“双赢”。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把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提到了国家兴衰、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观点、新理念、新论断。尤其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和“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英明论断,深刻揭示了保护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理论依据和思想指导。
河南省民权县林场是继河北塞罕坝林场之后的又一个“绿色典型”。这两个林场创造的惊人奇迹和奋斗精神,无疑是推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实践证明,生态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现代化建设的突飞猛进,人们都在追求绿色、环保、低碳、时尚的现代生活方式,对生态文明的期盼值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实践两个林场的奋斗精神,主动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积极争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先锋和表率。要更新思想思维、修正执政理念、狠抓生态建设,任何时候都不可轻视和懈怠生态文明建设。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绿色发展”的理念,坚持“发展”与“生态”并重的原则,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过硬。要以向人民负责、向历史负责的高度担当意识,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火热的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作为领导干部,不论在任何一个地方执政,都要坚定不移地守住“生态底线”,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坚决反对“为官一任、污染一方”;“留下污染、带走政绩”;“生态欠账、理直气壮”;“欠下新张、官位不降”的反常现象的再度发生。同时,要落实损害生态环境“党政同责”和“终身追究”责任制,完善区域综合评价和干部政绩考评体系机制,增加生态建设考核的权重,让生态考核制度和干部离任“生态审计”制度落地生根,不能“纸上谈兵”。
向两个林场学习,不要简单理解为是林业和园林部门的“必修课”。要着眼于全党全国总动员、全民行动、全社会参与,变精神财富转化为巨大的物质财富。众所周知,生态文明建设与民生利益和百姓福祉息息相关,既是“幸福工程”、也是“暖心工程”和永不竣工的庞大“历史工程”。每一个人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受益者”和“参与者”。因此,我们作为国家的公民,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爱护花草、保护林木、珍惜绿色,点亮心中的生态文明之灯,照亮生态文明建设的路程。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让生态文明深入民心。要进一步增强法治观念和完善管理机制,要敢于向一切破坏生态文明建设的种种不法行为作斗争,营造依法依规“护绿”的社会氛围,像两个林场那样,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地搞好植树造林和国土绿化,不断巩固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宝贵成果。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只要我们全党全民精诚团结、干群同心协力、凝聚全社会的力量,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就会让中华民族的生态文明走向世界、感染全球,在世界人类发展史上筑起一座永远的绿色丰碑!

大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