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互联网 通信 电商 创业者 科学探索
即时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新闻
我国将在2018年至2021年前后陆续发射四颗风云三号卫星,包括风云三号上午星和下午星,卫星将适时增加新型遥感仪器,满足不断增长的新需求;另外两颗风云三号卫星分别为晨昏轨道运行的气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17-11-15
11月15日2时3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D”气象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17-11-15
和以往航天活动一样,北斗三号卫星所搭乘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也是在“五四三二一”的倒计时中点火升空的,先是喷出火焰、吼出巨响,随后刺入苍穹。不过,这个最让人熟悉和震撼的画面,却只是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17-11-13
随着科考队员近日将在5200多米海底成功取样的箱式取样器回收至“向阳红03”科学考察船甲板,中国大洋45航次第三航段科考作业顺利收官,这也意味着大洋45航次的科考任务全部完成。目前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17-11-12
低温是高海拔区域树木生长的主要制约因素,理论上讲高山林线应随气候变暖而上升,但事实却并非如此。科研人员通过对青藏高原相关树种进行研究揭示出其原因,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森林生态与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17-11-10
日前,中国第八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圆满完成任务,实现多项历史性突破。自1999年首次开展北极科考以来,我国北极考察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为什么要加快探索北极?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17-11-10
3400公里,航行约40天,长江江豚科考将于今日抛锚起航。这是时隔五年后,第三次大规模长江江豚科考。昨日,现场指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博士郝玉江介绍,此次科考将观测江豚种群数量变化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17-11-10
“说到北极文化遗产保护,首先要说的就是气候变化。许多生物可以做出适应环境和气候改变的调整,文化遗产则没有这样的能力。文化遗产一旦消失,永不复还。”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主席苏珊·芭近日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17-11-09
从1985年建立长城站起,我国已经初步建成南极考察基础设施体系,建成涵盖空基、岸基、船基、海基、冰基、海床基的国家南极观测网和“一船四站一基地”的南极考察保障平台,基本满足南极考察活动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17-11-09
11月5日,我国第三代导航卫星——北斗三号的首批组网卫星(2颗)以“一箭双星”的发射方式顺利升空,它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始建造“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那么,北斗三号与前两代“北斗”导航卫星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17-11-08
十九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中国“天眼”)工程办公室主任张蜀新今天(24日)表示,自去年9月25日FAST望远镜落成启用以来,经过一年多的调试,望远镜的多个系统已经调到了设计指标,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17-10-24
翟婉明:感受最深的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定位,特别是创新引领发展这个方面。十九大报告中还提出要建设“交通强国”,这让从事轨道交通研究的我倍感振奋。这是一个策略,也是一个号召,当然还会进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17-10-24
一维量子系统研究涉及纳米线、纳米管、线型冷原子阵列等多种物理材料,这些材料有望应用于纳米光电、传感、能源以及量子信息处理等技术领域。在这个研究领域,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邓肯·霍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17-10-23
寂静的海底,黄晖只能听见自己呼气时氧气瓶冒出串串气泡发出的咕噜咕噜声,视线范围仅有数米。感受着渺小与孤独,她将一株株手掌大小的珊瑚种在海底,渴望长出一片“森林”。如果她的梦想能够实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17-10-23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近日报道,“黎明”号的第二次拓展任务,仍然“锁定”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中的最大物体——矮行星谷神星。在此期间,探测器将降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低的轨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17-10-23
一个集结了包括中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的顶尖科学家,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科学合作工程——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简称“ITER”)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由于项目模拟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原理,这个工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17-10-22
21日,中国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代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九大报告以人民为中心,明确了党为谁服务、如何服务。下一步,地震系统也将把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17-10-22
我国科考船的设计建造已从跟随走到了世界引领的黄金期,新建、在建数量均居世界首位。截至今年8月,我国正在设计或建造的海洋科考船约10艘。这是记者从近日在上海召开的“2017海洋科学考察船技术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17-10-21
经常在国内旅行的人都知道,在飞行的飞机上、在远洋航行的船舶上,手机、笔记本是上不了网络的,同样在高速运行的高铁上,手机信号也是时断时续,但是随着中国新一代通信卫星的发展,空中上网聊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17-10-21
十九大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院长代守仑20日透露,我国计划在2030年前后实施火星采样返回、小行星探测、木星系等探测方案。运载能力的大幅提升,使我国空间探测瞄准了更遥远的深空。代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17-10-21

大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