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安顺塘约村:村民为股民,青山变金山

2017-07-05  A+ A-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昂扬奋进,砥砺前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广大人民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充分感受到了伟大祖国的日新月异,触摸到了发乎内心的满满获得感。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党的十九大将在今年召开。人民网特别推出“喜迎十九大、触摸获得感”专题报道栏目,汇纳人民网记者深入乡村、街道、学校、医院、哨所等基层的所见所闻,用记者的笔触、镜头、图片、视频,讲述沾满泥土、饱含露珠、带着温度的鲜活故事,反映基层改革发展的喜人变化和人民群众的真实感受。希望用这些小小的故事,编织成美丽的花环,献给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村子成了‘小康示范村’,发展一年比一年好。既然是‘示范’,总要有人来‘试’,才知道走怎样的道路合适。”5月份,贵州省级“小康示范村”、安顺市平坝区塘约村的民生监督员张昌友作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外地的食用菌搬进村里的大棚。“我们村以前穷,很多东西不敢去试;现在日子好过了,人的胆子越来越大。这种食用菌如果试种成功,将在全村进行规模化种植。”

走进塘约村,绿水青山环绕,处处透着美:宽阔的马路、成片的洋房、靓丽的环境,小桥流水相互交融……这些,让人很难想到,3年前,塘约村还是国家二类贫困村,当时的人均纯收入还不足4000元。2014年6月的一场洪灾,更是几乎将本就贫困的塘约村变为废墟。

“田地被冲毁了,房子也倒塌了,到处凌乱不堪,村民一贫如洗,看不到路在何方?” 塘约村村支部书记左文学回忆道,“水灾后,大家都在问,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唯有重建家园。怎么建?抱团发展才是出路。于是我们走上了集体化道路。”

水灾过后,塘约人重建家园后的新貌。王钦 摄

塘约村的莲藕种植基地。王钦 摄

土地集中经营,农民加入合作社变“股民”

洪灾过后,塘约人“痛定思痛”,转变发展观念。当时,解决土地问题,一时之间成了村民议论的“焦点”:“继续守住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日子没法过,不如找公司来承包全村土地,全村的青壮年外出务工。”有村民如此提议。但也有人提出异议,“打工终归不长久,以后老了还得回来,而且村里只剩老人和孩子,村庄还是村庄吗?”

“必须将土地集中起来,由村集体进行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并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全村脱贫致富。”塘约村开展了半个月的大讨论,最终决定走农村改革道路,进行集体化发展。村民纷纷响应,踊跃入社,变身股东。

短短3年时间,塘约村90%的农户都加入了合作社,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农村房屋、小型水利、农村集体财产等“七权同确”后,集中全村土地4200余亩,探索实施“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发展脆红李、莲藕、山鸡等种养殖产业,并按照合作社30%、村集体30%、村民40%的比例分配经营所得,实现三方共赢。

“我家的6亩土地全部入股到了合作社,2016年仅土地流转和分红就分到5800元。”48岁的李金全说,盘活土地资源带来的收益和之前的种地收入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在土地没入股之前,李金全一家只能围着6亩土地“转”,一年攒不下几个钱;现在与合作社一起发展,全家的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

“穷则思变”4个红彤彤的大字立在塘约村口。王钦 摄

塘约村干净整洁的道路。孙远桃 摄

 

环境美了,路通了,商店还能“流动”了

塘约村因水而毁因水而变因水而兴,塘约人对水的感情,是复杂的。村民李振华说:“那年洪灾时,家里灌进水,麻袋装的粮食,被水全部浸坏,损失惨重;经历过水灾后,村庄因水而改变,村民的腰包鼓起来。”

“塘约有含义,意在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建设美好家园。”驻村干部王璐说,塘约村的发展,一直围绕“变”字转,穷到底了,什么都不怕,有想法就放手去干,塘约人共同找出路,修路修渠修房子,改变激发了乡村活力。

路不通,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那时候,村民到镇上,要绕道很远,来回要花3个多小时,现在通村路修到家门口,村里到镇上只需10来分钟。”83岁的杨才林直言:“一直没有想过,塘约会变得如此好。”

交通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人的感受上,还体现在业态转型上。和城市相比,塘约村没有太多的实体商店,却涌现出了一大批村淘点和流动商店。个体户张文笔看到商机,将在外地学到的酿酒技术带回村里,自酿米酒和包谷酒,每天用三轮车拉着走村串寨,一天净赚两三百元。

如今的塘约,荷塘飘香、菜园蓬勃、民居靓丽、道路宽阔,基础设施完善了,每天车辆在村里穿梭,农民不出门,就可以买到蔬菜水果等商品,物质文化更加丰富。返乡,已成为外出打工者的新选择。

塘约村口蜿蜒而过的河流。韦潇 摄

塘约村民从大棚里采摘的新鲜香菇。韦潇 摄

塘约村民杨兴发说起家乡的变化笑容满面。孙远桃 摄

名声大了,旅游旺了,发展出路在于集体化

这些年,村民通过经营农家乐、土地流转分红、合作社内部就业等方式,让曾经的国家二类贫困村一跃成为农民人均纯收入破万元的小康村。村民没想到,塘约村名声大了,竟然还可以聚财。

络绎不绝的考察团来到塘约,将人气变成了财气。2016年8月,张玲离开呆了12年的贵阳,将自家住房的一楼改成农家乐,月收入轻松就到2万元。4名村民在张玲的农家乐打工,每月每人收入2000元,不用出远门就有工钱拿,还能照顾和陪伴家人。

彭珍祥,在外务工20年,没挣到钱。“外面的日子不好过,听说村里搞改革,迫不及待地就回来了。”彭珍祥回村后,买了一辆货车,每年拉货的收入有近10万元;妻子在村里摆小吃摊,每月收入可供家庭开销;5亩田地全部入股,第一次就拿到了保底分红金4500元。“现在一年下来,家里还存了几万块钱,比打工的时候好多了。”

很多外来游客由衷感叹塘约村从里到外的美。“农村不比城市差,以往都是我们羡慕城里人,现在是城里人羡慕咱们农村人,周末就喜欢来这里‘透透气’。” 塘约村民杨兴发指着马路两边的路灯笑着说,“瞧,现在的日子好过着呢,城里有的,农村也有。”

徜徉在干净整洁的柏油马路上,塘约村处处彰显出新农村的富裕气息。在村口,“穷则思变”4个红彤彤的大字立在山头,见证了3年来塘约村由“穷”到“变”的历程;而“穷则思变”的精神,正在引领塘约村集体化发展新路越走越广阔。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华通讯社-中华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