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时,
《家有儿女》家喻户晓,
“张一山”变成了“刘星”。
24岁时,
走过批评、争议与好评,
“刘星”成为了“张一山”。
所谓年少成名,
也需诚惶诚恐。
长大,
恐怕是最可怕的事。
他说:
“并不害怕过去的标签,
只怕在标签中止步不前。”
“新青年”第5期
邀请到青年演员
张一山
分享他的成长态度
《长大是最可怕的事》
演讲实录

大家好,我是新青年张一山,一名演员。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并不是我的演员生活, 而是想跟大家聊聊有关成长的话题。 说实话,大多数人在提起张一山的时候, 就会说:“他是那个家有儿女的刘星。” 之前也会碰到粉丝,看到我说: “刘星,你能帮我签个名吗?” 我签什么呢,签“刘星”还是“张一山”? “刘星”不是我,但却成了我的代名词。 我很感恩能够遇到这个角色, 同时也让我渐渐爱上这个职业, 在《家有儿女》剧组, 我们从宋丹丹、高亚麟老师那儿, 学到了关于表演的第一课, 就是说人话,就是自然,放松,别做作,别演。 那时的我,就是刘星。 演员,就是别演。 也许就是这份别演, 让大家认识了我, 同时也贴上了标签。 “撕下标签做自己”, 这句话经常被大家提到。 我始终觉得并不是标签的问题, 一个演员, 有几个角色成为自己的标签, 就像歌手, 有传唱度很高的歌曲一样, 这是一个不断自我丰富的过程。 该担心的并不是别人在给你贴标签, 而是你在某个标签当中止步不前。 这说明, 你在自我超越的过程中做的还不够。 2010年, 我考进北京电影学院, 选择沉淀一段时间。 小时候的表演, 是靠一点小的天赋和临阵磨枪的小机灵; 现在需要的是, 更加专业系统的了解和学习。 同时,我也很享受大学的时光, 演员的充电就是, 给他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与生活接触。 我有一个看似不错的标签, 但我想通过大学学习, 给自己创造一个新的起点。 有一次跟哥们一起吃饭, 他们问我: “一山,你想演什么样的角色啊?” 20岁的时候, 想这个问题就会比较模糊, 没有经历过、历练过, 并不知道自己能演什么样的角色。 后来一段时间尝试过各种不同的角色, 逐渐明白,特点鲜明的人好塑造, 而恰恰是没有特点的普通人才是最难挑战的。 相比其他人一辈子只能干一行或几行, 我这个职业, 可以塑造各行各业各种人, 人生体验其实丰富有趣得多。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 我能够在自己身上找到更多可能性。 从这个角度审视, 我的工作,挺有意思的。 现在的我, 更加明白“敬业”两个字的意义, 演员是一个职业, 是一个需要很强专业技能的职业, 它服务于观众, 所以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就是要演好你的角色, 对得起看你的观众。 由于这个职业的曝光度很高, 也会变成所谓的明星, 从而又多了一份社会责任感, 有义务为这个时代增添朝气和正能量。 既然大家的喜爱让你成为了明星, 那就自己一定要传递出榜样的力量。 其实演员的故事都会有一些相似之处, 比如成名前的心酸与努力, 成名之后的烦恼和惊喜, 说来说去总是能总结成这个样子。 所有人在实现理想或者改变自己的过程中, 都会有一些感慨和故事。 有一段时间,我是非常的迷茫, 每天起床赶通告,晚上卸妆睡觉, 偶尔在路上我会看看车来车往, 去思考我忙碌的意义。 我问:“我为什么要起床啊?” 我经纪人说:“因为你签合同了啊。” 每天为了合同去忙? 这完全说不通。 这不像我小时候在武校学习, 那时候很小,即使练武很苦, 我也不会去想我为什么在坚持, 可能就是妈妈让我去,那我就去。 长大以后, 生活已经不再是听从安排那么简单, 就像是演员要去塑造有内核的角色, 我们也应当去做一个有内核的人。 不管是刘星、余罪、秋水、沈亦臻, 标签也好,代名词也罢, 最终“他们”都是我旅程的一站, 没有词能够概括我, 也没有词能够限制我。 目前为止,我的生活是未定义的。 等待我的,也是下一步的突破。 我是新青年张一山, 人生未定义,谢谢!
我是一个非常能够容忍和忍让的人,
对于演员来讲,这是优点。
我不会把压力和激情释放在生活中。
拍戏、表达人物的时候,
我可能会把我的一些压力和激情,
释放在人物上、故事里和镜头前。
每一个人都会有压力,都会有激情,
只是释放的地方不同,
我就把我的职业变成了一个释放的过程。
其实,演员是很痛苦的。
我在拍那一场戏的时候,
我实在是没有眼泪了,
因为连着哭了很多天,
全都是那种号啕大哭,
满脑袋充血那种状态。
基本上,
每五天就有一个激情戏,
每三天就要有几场落泪的戏。
我就站在那儿,
我说导演你要再给我机会。
因为刚开始第一条有了,
演完以后觉得不太好,
我说那得再来一条,
从第二条开始就没有了,
拍了好多条。
短短的一场戏,
拍了四五个小时。
大家等了我三个小时。
所有人都在那儿等我。
你要知道,
所有人拿着机器、举着杆在那儿等着我,
推轨道的、打灯光的在那儿看着我,
就我自己一个人在那儿,
那种心理压力是特别大的。
脑子里全都是别人,
全都是杂念,甚至别人动了一下,
你都会觉得他可能有点不耐烦了。
然后有一些人真的很累,
他一叹气“哎”,
可能他真的累了,
但是就听到他一叹气,
一下就崩溃了。
拍那个戏的时候,
把我手上的肉和手指甲,
经常咬出血,
心里特别焦躁。
所以演员这个职业啊,
其实很痛苦在于没有退路。
当你觉得自己真的不行,
快崩溃的时候,
你没办法,
不可能有退路,不可能停。
但最后还是热爱战胜了这些折磨。
我是一个不太给自己有规定的人,
就觉得现在喜欢,现在热爱,
有激情,很年轻,有力量,
就坚持干自己热爱的这个事业。
我认为演员并没有那么伟大,
也从来没觉得,
能成为他们口中的艺术家,
我只是一个演员。
我演了一个戏,能够让观众看到,
在他们平常那么累的工作当中,
回了家以后,
打开电视或者电脑能够看到你演的戏,
他们觉得能够放松他们的身心,
这就是演员最大的作用,
就仅此而已。
所以,
我并没有把自己想得多么的伟大,
也没有把自己想得多么的高档。
我就是认为,
我作为一个演员,
我要让观众看到我的作品的时候,
觉得值得。
我们现在买会员要花好几十块钱呢,
对吧?
你不能让人白花钱,
你不能骗观众的钱。
作为演员来讲,
这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要想当明星的话,
不要去做演员。
如果想做一名演员,
请做好当不成明星的准备。
接受并突破当下的自己,
裂变并寻找新生的未来。
请相信,
热爱终将战胜折磨,
最差不过大器晚成。
“新青年YouthTalks”
新华社创新项目
分享新时代的青年故事
— 新华社新青年工作室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