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在上海青浦举行。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2018年11月5日,长三角龙头城市上海。区域协调发展大棋盘再落一子。
“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宣布。
正在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点,长江三角洲,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大格局中被赋予更重要使命——
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

工作人员在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西塘镇介绍小镇的发展情况(10月24日摄)。 新华社发 (王翔 摄)
今年8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揭牌。这一开放新地标,将打造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带动长三角新一轮改革开放。

3月24日,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联合举办的“长三角地区春季人才交流洽谈会暨2019届高校毕业生择业招聘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 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纲要强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制约一体化发展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建立统一规范的制度体系,形成要素自由流动的统一开放市场。
陈雯认为,一体化最大难点是破除制约区域间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在现有财税和行政管理体制下,需要大量体制机制创新,让三省一区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各扬所长、促进分工,推动要素集聚和自由流动。”
开放为帆,在更高水平协同开放中增强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长三角三省一市交易团表现活跃。采购之外,江苏团有不少“自选动作”。江苏徐州举办了产业对接会,意在整合全球供应链资源,提升工程机械产业水准;跨国药企阿斯利康与无锡市合作共建的无锡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亮相,与英国、澳大利亚等国机构签署合作协议。
进博会“溢出效应”提速长三角一体化。
背靠长江水,面向太平洋。开放,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最大优势之一。
进一步扩大制造业、服务业、农业领域对外开放,加快大通关一体化,共同打造国际一流市场环境,完善国际人才引进政策……
吴晓华说,长三角作为开放高地,要在全球范围内组织配置资源,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引领我国参与全球合作竞争,争取更宽广发展空间。
创新为魂,走“科创+产业”道路,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上海综合服务功能齐全,江苏实体经济基础好,浙江民营经济活跃,安徽科技创新后发优势明显、人力资源丰富……长三角协同创新体系加速形成,世界级产业集群正在崛起。
三省一市共同建立的“长三角区域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已整合4.5万多台、总价值逾519亿元的大型科学仪器,实现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上海14个大科学设施全部开放,长三角科研院所和企业享有近水楼台的便利。”上海市科创办专职副主任侯劲说。
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以科创中心建设为引领,打造产业升级版和实体经济发展高地,不断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势,科技创新“灯塔效应”在长三角充分释放,注入持久动能。
铺陈人民获得感温暖底色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纲要擘画一幅美好民生图景:增加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普惠便利,让长三角居民在一体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民共同富裕。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百姓生活更便利、沟通更顺畅——
安徽省滁州市和江苏省南京市隔河相望。伴随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提速,昔日“断头路”成为通途。如今滁州市区到南京河西只要40分钟车程,两地跨省公交无缝换乘,跨省城市轨道滁宁轻轨预计于2022年投入运营。
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共同打造数字长三角,协同推进跨区域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省际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速推进。根据规划,到2025年,铁路网密度达到507公里/万平方公里,高速公路密度达到5公里/百平方公里。一日之内,几可通达区域所有城市。
这是合龙后的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4月26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一列杭黄高铁列车驶向安徽黄山北站(2018年12月25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列车抵达位于江苏昆山的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花桥站(2019年11月16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在位于江苏昆山的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花桥站,人们准备乘车(2019年11月16日摄)。 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公共服务便利普惠,百姓共享高品质医教资源——
“过去看病是块心病,长三角一体化医好了这个病。”家住上海的曹实说。曹实在江苏徐州参加医保,过去看病要先垫付医药费,再将单据带回徐州报销。随着长三角异地就医结算网络陆续铺开,曹实在上海就可实现医保卡实时结算。
8月27日,江苏泰兴市人民医院一位脑出血危重病患,经由直升机救援转运,仅用时1小时20分钟飞抵上海,再由地面救护车快速送抵上海瑞金医院接受进一步抢救治疗。这是上海120急救人员与同机抵达的泰兴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一起将病患转运至救护车。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建立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信息沟通和应急联动机制;开展养老服务补贴异地结算试点;鼓励学校跨区域牵手帮扶;全面实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管理……
瞄准跨区域基本公共服务“痛点”“难点”,纲要提出一系列实质性举措。
共筑文化发展高地,共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共建公平包容的社会环境,推进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打造生态友好型一体化发展样板……
“以一体化发展释放民生红利,用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铺陈温暖底色,这是高质量发展最深刻的内涵。”陈雯说。(记者安蓓、何欣荣、郑钧天、陈刚、程士华、魏一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