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从党的十九大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华社记者 周大庆 编制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 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从党的十九大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华社记者
一种理论,唯有与时俱进,才能永葆生机。
一种思想,唯有引领时代,方显磅礴伟力。
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出现在中共十九大的报告中,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已经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
当拥有8944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不断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闪耀的真理之光必将照亮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课题——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探索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金秋十月,一个收获硕果与孕育希望的季节。
党的十九大报告向世界宣告: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根本,就在于我们党的科学理论指引。”十九大代表、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冷溶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思想是时代的先声。十九大代表、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
在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历史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分别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要革命、为谁革命、靠谁来革命等重大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各项事业发展,又向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课题。”十九大代表、中国社科院院长王伟光说。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十几亿人解决了温饱问题,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加突出;国际格局风云变幻,“中等收入陷阱”、“修昔底德陷阱”的内外困扰叠加出现……
一列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列车行驶在京津城际高铁线路上(2017年8月31日摄)。新华社发(杨宝森 摄)
面对这道复杂难解的方程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增强政治定力、坚定理论自信,以高远的历史站位、宽广的世界眼光,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写就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崭新篇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八个“明确”清晰阐明。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齐鹏飞认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深刻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共产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等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无论在近百年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还是在近半个世纪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十四项基本方略进行具体谋划。
中央党校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严书翰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8个明确’和14条基本方略,是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集大成,是各种经验性成果的集中展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吸引着想要透过中国找寻未来方向的世界目光。
就在十九大召开之际,已在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600多万册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又一次掀起了研读热潮。
长期专注中国研究的美国专家罗伯特·库恩说:“这本书提出的国家治理不仅仅限于政治领域,而是囊括国家生活和民众、社会等全方位的执政方略,向全世界发出了清晰的政策宣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代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迅速变化的时代和新的伟大斗争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比如,坚持新发展理念,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光芒;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设理论。
十九大代表、广东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杨汉卿深感:“十九大报告的最大亮点就是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
俯瞰江苏省江阴市新桥镇飞马水城(2017年5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云南省墨江哈尼族自治县联珠镇克曼村哈尼族群众的易地搬迁安置房(2017年1月12日摄)。“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催动世界最大规模人口的脱贫攻坚,创造每小时1500人脱贫的人类纪录。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五年前,习近平在履新之初曾说:“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他走遍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实地调研脱贫攻坚;走进厂矿、企业、科研基地,详细了解改革瓶颈;走访农家、社区、养老院,耐心询问民生关切;深入边关哨所、连队营房、军事演习的前沿阵地,发出强军兴军号令……
从人民群众的火热实践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与经验,用朴素平实的语言阐明观点和理论,在万众一心的美好期盼中凝聚开创未来的决心与信心。
在广州琶洲互联网创新聚集区,市值超过3万亿元的互联网标杆企业纷纷入驻,共同打造全球互联网产业创新创业优选地;
在云南瑞丽国家开发开放试验区,公路、铁路与“空中走廊”建设快马加鞭,这个“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通道枢纽”正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成为中国西部开发的前沿地带……
中央党校校委委员、副教育长韩庆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了围绕时代之问、聚焦当下实践的理论体系,这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系统总结,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璀璨结晶,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做出了原创性贡献。”
在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北京会场主题展上,工作人员展示一款仿生机器人(2017年9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内蒙古包头北梁棚改最大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北梁新区(2016年9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贾立君 摄
建设现代经济体系,健全人民当家做主制度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建设美丽中国,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十九大报告擘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路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美丽”格外亮眼。
“第一个百年目标实现之日,就是第二个百年目标开始之时。”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颜晓峰说,这一历史阶段,是第一个百年目标冲刺阶段与第二个百年目标起跑阶段的衔接过渡期,是第一个百年目标收好官与第二个百年目标开好局的双重任务期,是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发展更有品质、治理更有水准、人民更有获得感的提高跃升期。
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战略安排。
蓝图分两步,明确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此时,距离邓小平在党的十三大上提出实现现代化“三步走”战略正好整整30年。
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承前启后,一棒接一棒地为中国现代化而奋斗。
十九大代表、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张异宾说:“经过30多年的改革创新,我们党有充分底气把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提前15年,并且充满信心地提出了新的2050年目标。这充分说明我们党的思想、理论、战略是经得起时代检验的,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是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
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时代使命。
从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十三大提出“三步走”战略,从党的十五大提出“两个一百年”目标到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对全面小康的目标不断做出新设计、新要求,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广阔土壤中,不断创造着伟大奇迹。
今天,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十九大报告中阐释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回顾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衰起伏,总结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得失,习近平同志鲜明提出“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十九大代表、春江集团党委书记裴春亮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正在进一步深化,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书、路线图更加清晰。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奋发有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七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十九大代表、国家超算天津中心党支部书记孟祥飞说:“96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引领全国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关键在于始终能够用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指导实践。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引领下,我们国家必将迎来新的腾飞、实现新的跨越!”(记者吴晶、刘雅鸣、叶前、姜潇、黄小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