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31日,参观者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门前留影。新华社记者 殷刚 摄
展览由“序”“屹立东方”“改革开放”“走向复兴”“人间正道”五部分构成。其中,“屹立东方”“改革开放”“走向复兴”三个部分,按照年代顺序,逐年展示从1949年到2019年新中国在每一个年份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取得的重大成就,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呈现了7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讲解员彭心贝告诉记者,100天展期内,她如同日日行走在70年“时光隧道”,向一位位参观者讲述祖国的飞速发展和沧桑巨变。
“很多参观者是和共和国一同成长的,我遇到过参与‘三线’建设的老夫妇、测量珠峰高度的队员、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考生……他们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也会给我讲述展板背后的故事。”彭心贝说。
12月31日,小朋友们在参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新华社记者 殷刚 摄
70年,探索一条道路——
展览中,“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和重要中央全会”“历次五年规划(计划)”两条主线贯穿始终。围绕两条主线,党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各阶段发展成就穿插展示、互相呼应,如同展览之纲,忠实记录着70年非凡成就背后的艰辛与辉煌,深刻揭示70年伟大跨越背后的深刻道理。
“展览如同一扇窗,从这里,世界能看到中国从哪里来、向何处去。”巴基斯坦驻华大使哈什米说。
12月31日,观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上与中国第一台“红旗”轿车合影。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70年,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矢志不渝——
从上世纪50年代的婚房场景,到改革开放初期城乡家庭场景,再到现在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易地扶贫搬迁家庭实景……一个个生动景象和珍贵展品,把参观者带回曾经的岁月,感受70年人民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凸显70年新中国发展的温暖底色。
煤油灯、飞鸽自行车、牡丹牌缝纫机……展厅一角,橱窗里摆放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家庭用品勾起北京市民王阿姨的回忆。她告诉记者,1978年,家里买了第一辆飞鸽牌自行车,在当时是一件“倍儿有面”的大事,足足花了半年的工资。
“这些年过去,自行车早就‘变’小汽车了,现在家里电视能上网,洗衣机全自动,天越来越蓝,水越来越清……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王阿姨满脸笑容地说。
12月31日,参观者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展厅内自拍。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70年,一个文明古国向创新大国跃升——
从新中国第一条铁路、第一辆汽车、第一架飞机、第一颗卫星,到“神威·太湖之光”夺得世界超算冠军、“墨子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个月背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国家……
一个个产品原件、一副副沙盘模型,150个“新中国第一”如同时间长河中的颗颗珍珠,呈现70年来全国上下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实现伟大突破的“高光时刻”,彰显一个创新大国崛起的时代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