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继先(3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照片中的老人已经80多岁高龄,被送至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救治,入院后,曾昏迷20多天。生死竞速中,老人病情终于转危为安。当即将告别入住50多天的医院时,老人哽咽着说:“是你们把我从死神那里救活了!”
  “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尽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做出重要部署,要求全力以赴救治患者。
  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开始进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1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疫情暴发后,全国340多支医疗队、4.2万余名医务人员奔赴战场,全国约十分之一的重症医护力量集中武汉。舍生忘死的请战书、勒出印痕的脸庞、布满血丝的眼睛成了全国人民最难忘的镜头。
  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李兰娟(中)与出院患者合影(3月16日摄)。 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什么叫“生命至上”?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院长刘继红这样解释:“就是不计成本、不惧困难,只要抢救有需要,任何药品、设备都尽力安排到位。”
  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怀胎七月的孕妇,从垂暮之年的孤寡老人到生活困难的残障人员,中国始终真诚关怀每一个生者、全力拯救每一个病患,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付出百分百努力。仅武汉确诊的2500多名80岁以上高龄患者中,救治成功率接近70%,年纪最长者为108岁。

  志愿者李文建、朱伟、王紫懿、王震、杨学彬(从左至右)为武汉加油打气(2月29日摄)。这支志愿者团队负责接送缺乏交通工具去医院的待产孕妇,成为新生命的“摆渡人”。 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疫情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
  在这场大考中,中国以较高治愈率和较低病亡率交出了生命至上的中国答卷,并将继续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携手世界,为全人类的生命健康护航。
